凡伤寒中风,无麻黄、桂枝证。气息者,乃肾间动气,脏腑之本,经脉之根,呼吸之蒂,三焦生气之原也。
然亡阳与阴结有别∶亡阳咽痛吐利,阴结不能食而大便反硬也。《金匮》曰∶“谷气不消,胃中苦满,浊气下流,小便不通,身体尽黄,名曰谷疸,”当用五苓散调胃利水,而反用茵陈汤下之,腹满不减,而除中发哕所由来矣。
脾土上应湿化不能制水,故大便反快。此阴并于上,阳并于下,故寒伤形,热伤气也。
故胃中虚冷,亦得称阳明病者,因其外证如此也。此太阳坏病,而非少阳坏病也。
厥之久者,郁热亦久,厥之轻者,郁热亦轻,故热与厥相应耳。伤寒六七日,无大热,其人躁烦,为阳去入阴。
玄府反闭,故发热。太阳病三日,发汗不解,头不痛,项不强,不恶寒,反恶热,蒸蒸发热者,属胃也,调胃承气汤主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