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止生脓时,换黄连膏贴之收敛。按、方剂:[1]骨度乃『灵枢经·骨度篇』之文,论骨之长短,皆古数也。
经云:上焦如雾,中焦如沤,下焦如渎。甘草 白术 人参 茯苓 羌活 防风 羌活 防风 菊花 生地黄 荚 藜 肉蓗蓉 山药 牛膝 青葙子 蜜蒙花 菟丝子 木贼 川芎各一两 右为细末,炼蜜为丸,桐子大,空心茶清送三钱。
条文:风牵睑出睑皮翻,胞睑俱红眵泪连,胃经积热肝风盛,□洗去瘀病可痊, 后服黄耆汤蔚骨,防苓芩草大黄煎。[17]从天牖上行,颈大筋外缺盆上,手太阳经天容穴后, 足太阳经天柱穴前,足少阳胆经完骨穴下,发际中上斜侠耳后一寸, [18]从天牖上行,耳后尖角陷中,按之引耳中痛,翳风穴也。
注:[1]百会穴,提补阳气上升。原系好肉受伤,宜用盐汤烫洗,外敷华陀累效散,白膏药盖贴,努肉消尽即愈。
<目录>外科卷下\刺灸心法要诀痔疮肛肿泄痢缠,吐红溺血嗽咳痰,牙疼喉肿小便涩,心胸腹疼噎咽难,产后发强不能语,腰痛血疾脐腹寒,死胎不上攻膈,列缺一刺病乃痊。<4>如壅肿不消,外以散瘀和伤汤洗之。
[4]其支者,从肺出络心,注胸中,以交于手厥阴经也。[2]人参紫金丹:见前囟骨伤。